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熊瑾叮(1886—1973) ,湖南长沙人。早年从事教育工作,1918年参加新民学会,后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任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教务主任、董事,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中共湖北省委、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任会计,以"福兴"字号老板身分掩护党中央机关。1931年秋到湘鄂西苏区,任工农革命政府宣教部长兼秘书长。1932年又回到上海,负责中共中央内部交通。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日报》总经理,《晋绥日报》副经理,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 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革命老人徐特立》、《熊瑾玎诗草》。
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熊观民(1887—1953),祖籍江西南昌,其祖父于清末到山东阳谷县,因行医有名,乃定居在阳谷城内南街,开设春和堂药 店。19岁考进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理化系(山东大学前身) , 20岁参加同盟会,成为山东省最早的反封建革命党人。推翻 满清后,山东成立省议会,任首届议会秘书长,后任省教育厅 长,之后从日本军阀手中接收青岛,任缪澳督办公署秘书长, 三年后,应冯玉祥将军邀请,出任西北集团军秘书长。在此期 间,曾代表西北集团军六次去香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联络 军、政、商各界首要人物,共同抗日。冯玉祥将军去苏联后,应 李济深、陈铭枢等约,出任在福建成立的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
东北九省国民党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
熊式辉(1893-1974) ,字天翼,江西安义人。1908年江西陆军小学毕业,1911年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赴汉口参加学生军,旋回南昌,任江西都督府参谋。
私立华北大学、江西心远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熊公哲(1894~1990) ,派名业波,字翰叔,号果庭,行兆五。江西奉新人。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 历任私立华北大学、江西心远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大学、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1984年8月22日90岁生辰时,蒋经国先生送他一块"教绩延麻"的寿屏以示祝贺。1990年去世后, 其家乡奉新修有"熊公哲墓"以志纪念。1992年,家人遵照其生前遗愿,捐赠1万美金于奉新一中设立"熊公哲奖学金飞著 有《王安石政略》、《荀卿学案》、《韩非学》、《仰止詹言》、《慎余录》、《荀子今注今译》、《果庭文录》、《果庭读书录》等。
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
熊大仕(1900~1983) ,江西南昌人。1923年赴美留学, 1927年美国依俄华州立大学毕业,获兽医师称号,1928年又获科学硕士学位,193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以后,历任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代系主任,四川省家畜保育所技正兼兽医科主任,四川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兽医组主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北京大学农院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以后,一直任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还先后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学会理事 《中国兽医杂志》主编、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南昌行营科长、《民国日报》社长、豫鄂皖赣四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江西省合作管理处处长、台湾监察院监察委员
熊在渭(1902~ ),江西余江人。毕业于北平工业大学电机系。初任南昌电力公司技师,后任南昌行营科长、《民国日报》社长、豫鄂皖赣四省农村合作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江西省合作管理处处长、台湾监察院监察委员。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
熊天荆(1902—1985) ,女,上海青浦人。青年时期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0 1933年回国后任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党团书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秘书,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合作局局长、边区妇联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区委书记、内务部优抚司司长、农村救济司司长、内务部办公厅副 主任,民政部顾问、党组成员、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主任。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因病于1985年4月7日 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苏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直属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南京军区第一文化学校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
熊挺(1905—1981) ,原名熊光勋。安徽金寨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任红28军第246团政治处秘书。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七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组织股股长,第九团政治处副主任,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二师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天高支队政治处主任。
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南民族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熊寿祺(1906—1971) ,四川邻水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红四军委书记,红四军第一纵队党代表等。后 脱党。195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南民族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
吉隆坡及新加坡嘉应会馆董事,马六甲应和会馆产业信托人、总理及董 事,中华总商会董事
熊浩宝(1906~1994) 别号志苍,广东梅县人。1928年毕 业于南京国立大学,后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曾在中国津浦铁路、邮政银行、杭州水利局、工务局、广州市立银行等处任职。1938年日军侵华,全家南渡马六甲避难。1940年任职于新加坡中国银行,1941年派至吉隆坡开办中国银行,后又开办怡保分行及芙蓉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