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伯涛(1904-1975)原名熊华轩,别名熊汉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5年10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熊伯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一师作战科科长,第一团团长,红三军第八师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第一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教育长,河南人民抗日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参谋长、松江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公安部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介绍
熊伯涛早年就读于私立前川中学高中班。
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农民运动,曾任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驻县东、县北办事处主任。
1927年11月入冯玉祥部军官学校学习。
1929年8月任排长、连副。
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1932年2月任该师第一二二团团长,6月任红三军第八师参谋长,11月任红一军团第三十一师参谋长。1933年3月任第十一师参谋长,8月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代理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任红一军团教导营军事教员。
1935年8月任第一师司令部教育科科长。
1936年5月任第二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9月任师参谋长。参加了东征、西征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营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兼第一军分区参谋长。
1938年6月任第四支队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1941年起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教育长。
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11月任河南人民抗日军参谋长。参加建立、巩固、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东北战场和进军中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军委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副司令员、第二炮兵顾问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10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1]
参考资料
1. 开国少将——熊伯涛,河北省黄陂县人 .江西文明网[引用日期2012-12-23]
生平事迹
熊伯涛(右)
熊伯涛1904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1926年加入共产党,带领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曾经担任过农协执行委员。然而随着蒋介石大规模排除异己,尤其是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残忍杀害许多共产党人后,熊伯涛被分配到家中工作,但是等他到了家乡后已经联系不上党组织了,无奈之下,熊伯涛只好先进入了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当兵,幸运的是在此学校中,熊伯涛终于联系了组织。
熊伯涛
1931年熊伯涛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土地革命期间,熊伯涛担任红军第五团十一师作战科科长,随后跟随大部队进行了艰苦的长征,在长征路上熊伯涛差一点就饿死在路上。有一次熊伯涛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加上之前的旧伤还没恢复,熊伯涛慢慢脱离了大队伍,走不动的熊伯涛只能在路上等死,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际,突然一个人出现在他的面前,此人名叫王秉璋。
王秉璋
王秉璋看到被饿的奄奄一息的熊伯涛赶紧解开自己的粮袋,拿出了随身带的干粮炒面,又舀了点水掺和在一起喂给熊伯涛吃,在吃了面后熊伯涛慢慢变得精神起来,他认出了原来是自己之前救过的人王秉璋。1934年王秉璋在池塘洗澡时,不小心掉进了深水区,由于他不会游泳,眼看马上就要被淹死,是熊伯涛跳入水中把他救了上来,此后他们两个就分开了,想不到这次王秉璋在长征途中又救了自己的恩人。多年之后两人再次见面,熊伯涛开玩笑的说”我救你一命,你救我一命,咱们算是扯平了“
王秉璋
建国后,熊伯涛先后担任了公安部队副参谋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等要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至于有人说他的军衔有点低,他只回复了一句话”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们活着的人还讲什么军衔高低呢“1975年10月21日熊伯涛因病去世,享年71岁。来源:《布衣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