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赴戎机—记老红军梁岐
屈金伸 章金平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农历9月22日,梁岐(原名熊振旗,参加革命后,改随母姓,更名梁岐)出生在新建县松湖乡南家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十二、三岁时,梁岐被父母送到九江市“皮福楼”银匠铺学徒。因不堪忍受繁重的劳动和老板、师傅的打骂,梁岐于1928年春,逃离“皮福楼”,渡过长江,在湖北省黄安、麻城一带流落。同年5月,梁岐在黄安县(今红安县)河口镇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红军时期
梁岐参加革命时,年仅14岁,在鄂豫皖苏区红军三大队当勤务兵。由于梁岐年龄小,又聪明、机灵、勤快,深得首长喜爱。1931年,梁岐被调到红四方面军三十团任通讯员,后任班长。1932年,梁岐所在的部队奉命转战川陕,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当时,梁岐在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先后任班长、排长。1933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在四川省万源县的一次战斗中,梁岐率领全班战士配合友军,坚守在一个高山山口,成功地击退敌人一个团兵力的进攻。战后,他受到上级的通报表扬。在转战川陕中,梁岐作战勇敢、顽强,并表现出了他的指挥、组织才能。1934年春,他被任命为团组织股长。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转移。红四方面军也奉中央命令,配合中央红军转移。
开始转移时,在苏区和苏区边缘,困难都不大。后来,征途愈来愈艰险。远离苏区,作战、行军、后勤给养困难。路途崎岖,地形复杂,环境险恶。1935年6月,梁岐随部队翻过雪山后,又进入了草地。
茫茫草地,看上去水草丰茂,碧天绿地,美丽得很。但要穿越它,却是千难万险。在过草地中,许许多多红军战士或疲劳、或饥饿、或伤病、或陷进没顶的泥沼中,牺牲了。梁岐在走出草地的前三天,也断了粮,只好找路边野草、野菜充饥。第二天,他不小心陷进了泥沼中,凭着坚强的意志,仗着年轻力壮,终于挣扎着爬了出来。走出草地以后不久,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与党中央分裂对抗,另立伪中央,率部逃窜。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又开始了第二次过草地。进入草地的第四天下午,部队行进到了一片不大的松树林里休息,因战士们烧水泡干粮吃,生火引起滚滚浓烟,被敌机发现,投下了两颗炸弹,炸死、炸伤了许多红军战士。此时,梁岐幸好正在一棵空了半边的老松洞里,才捡了一条命。
部队走出西康后,进入了 四川。红军攻下了天泉县城。为全歼逃敌,部队奉命向雅州方向追击。临行,团政委命令梁岐留下来收容红军伤病员和扩军(招收兵员)。红军刚来天泉一带,一时未建立革命政权,反动武装四出活动,杀害红军战士。梁岐一行全部是伤病员,不要说扩军,自身都难保。半个月后,他带着伤病员回到部队。梁岐没有完成扩军的任务,团首长就把他的团组织股长撤了,让他到重机枪连扛重机枪。不久,在雅安一带,部队与刘湘部和胡宗南交战失利,全军被迫撤进西康。在这危急关头,梁岐奉令翻山越岭,行军一百多里,通知在一座高山上担任警戒任务的连队,撤到了安全地方。后来,红四方面军又第三次翻雪山、过草地,终于到了陕北。不久,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抗战时期
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挺进华北沦陷区,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在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学习的梁岐,随部队开进冀、热、察地区。当时,伪满州国以万里长城作为“国界”,日伪军在城墙内外驻扎了好几个师的兵力,切断了我晋察冀根据地和冀察热辽根据地的联系。因此,开辟冀热察根据地,在战略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38年,梁岐被任命为太行游击支队正太大队政委,率部活跃在平(北京)西、平(北京)北抗日游击区,灵活、机动地打击日伪。1941年,梁岐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挺进军任政治部副官。1942年春,为适应战争形势,八路军实行精兵简政,精减机关人员,充实一线部队,梁岐被调到第八团当排长(无营级编制)。不久,该团奉令开进平北(北京北部)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3年,梁岐任平北分区十团三连连长,率部单独开进密云一带,开辟根据地。当年2月,梁岐成功地指挥部队伏击了王庄子据点的敌人,取得了歼敌七十余名,俘敌六十余名,缴获全部武器弹药的战果。从而扫除了王庄子、南石城一带的敌伪势力,为部队和地方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后,他们又在敌人眼皮底下翁溪渡口,成功地伏击了八十多名换防的敌人。在梁岐任连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率部同日伪作战几十次。其中重大战斗近十次,歼敌二百多名,俘敌一百多名,缴获各种武器三百多件和一批弹药装备,沉重打击了侵占丰、滦、密地区的伪军。1944年,梁岐升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分区滦昌怀顺支队长和联合县委委员。担负起平北重要地区昌平、怀柔等四县抗日武装的领导工作。他这支抗日武装成为平北敌后根据地的骨干队伍。这个支队在平北抗日战场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敌人对它恨之入骨,又怕得要命。为了消灭梁岐支队,1945年夏初,敌人集结了三千兵力,分别从昌平县城、怀柔县城和渤海所三路,向支队驻地怀柔县吉寺村“扫荡”。当时,政委、副政委都外出开会去了,支队领导就剩下梁岐一人。根据侦察人员的报告,梁岐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只有避敌锋芒,钻出敌人的包围圈,保存实力,再伺机打击敌人的薄弱点,才是妙策。于是他果断地下达转移的命令,并及时通知区干部坚壁清野,组织民兵埋设地雷。当天黄昏,梁岐率领部队转移到四渡河。后半夜,他们又从四渡河转移到王家峪后面的大山里隐藏。第二天天亮,从怀柔进犯的敌人从北宅进到一渡河,我侦察员和民兵向敌人开枪射击。但敌人发现不是我主力,不予理睬,继续向四渡河进发。当敌人进到四渡河的沙河套时,踩响了民兵埋设的地雷。这时,九渡河一带响起枪声,并多处冒烟,这是另两路敌人在九渡河一带进行烧杀。隐藏在大山里的战士看到这一切,义愤填膺,但梁岐命令大家不准盲动。待到四渡河的敌人进到黄坎后,梁岐才命令大家下山,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根据情报:敌人的主力都被抽调到九渡河一带围剿滦昌怀顺支队去了,家里只剩下很少的兵力。于是,梁岐果断地作出决定:在两边都是大山的马道峪伏击日伪大据点渤海所运粮的敌人。第二天清晨,发现马道峪口一百多名运粮敌人。当敌人行进到我火力有效射程之内时,梁岐一声令下,大道两旁的战士们立即向敌人猛烈开火,一下子就把敌人打倒一大片。正当要向敌人发起冲锋时,从远处打来许多炮弹,并发现远处出现了不少敌人,梁岐判断,是敌人的主力追上来了。于是,他立即命令部队迅速转移。当部队翻过几座山梁,到达一个叫长园的地方,我尖兵又与敌尖兵交上了火。梁岐立即指挥部队迅速抢占了东边的大山,一面打,一面转移,终于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原来,这两股敌主力在吉寺村扑空后,得到汉奸告密,立即尾随跟上来决战。要是我部迟缓几分钟,就要被敌人包围在甘涧峪到长园的峡小地带,即使不全军覆没,也要被重创。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以日本投降胜利结束。但少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拒绝执行投降命令,继续在中国土地上肆意烧杀,负隅顽抗。同年9月,平北军分区抽调龙崇赤、龙延怀、滦昌怀顺、丰滦密等县支队,组织了两个团,梁岐被任命为新五团一营营长。这两个团的任务就是坚决消灭冀热察地区的拒不受降的日伪军。仅十余天内,新五团和新九团就配合十团、四十团解放了华北重镇张家口和宣化、新保安、怀来、延庆、龙关、赤城等县。紧接着,新五团又攻占敌伪大据点大阁,全歼伪满州军一个团,缴获包括重机枪九挺、轻机枪三十挺在内的全部武器。这一仗,是平北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从此,平北地区土地上的日伪武装彻底肃清。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违背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玩弄政治手腕:一面与中共签订“停战协议”;一面却加紧备战,对各解放区实施包围。1946年7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向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又被蒋介石推进了新的苦海。同年9月,国民党调集四个军的兵力,在南口至八达岭一带,开始对我华北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企图与西线集宁一带的傅作义部一起,对我解放区形成两面夹攻的形势,从而打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平绥路,攻占华北重镇张家口。9月29日傍晚,担任独立二师二十四团副团长的梁岐接到师长的电话命令:率第三营立即赶到延庆县大、小泥河村一带,阻击来犯之敌,以争取时间,确保正面大部队调动。当梁岐率部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刚布署完毕,敌人的先头部队就来了。双方一接上火,就打得十分激烈。在梁岐的指挥下,三营多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不久,敌人调来了飞机、坦克配合进攻,我军英勇顽强,坚守了一天一夜。10月1日傍晚,三营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边打边撤到延庆县城外和一、二营会合,又开始打响了震撼华北的延庆保卫战。
为了打下延庆,扫清打通平绥路的障碍,敌人不惜血本,白天派飞机对延庆城内外狂轰滥炸;同时,不分昼夜,在坦克、火炮掩护下,向我阵地轮番进攻。在吴迪团长、梁岐副团长的正确指挥和全团指战员的顽强抵抗下,敌人的大量兵力被拉住在阵地前,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我大部队得以抢得时间顺利地进行了调动和部署,并赢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1947年6月,独立二师首次进攻重镇承德的屏障——隆化,未成功。大部队撤进丰宁县境,留下梁岐带领一个营和师部附属电台在隆化城外一带。
几天后的一个黄昏,梁岐接到师长的急电,命令他率部在第三天拂晓前赶到丰宁县城外,协同兄弟部队攻打丰宁县城。梁岐接到命令,立即率部乘夜出发,急行军一百多里,按时到达预定地点。还没投入战斗,后面就传来枪声。经侦察得知:敌一骑兵团从多伧方向前来增援。该敌本想进丰宁县城,走到半路听到丰宁县城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便不敢轻易前进,只虚放了几枪,便在一个叫旧屯堡的地方住下。殊不知,那几声虚张声势的枪声使自己暴露了,最后招致全军覆没。
丰宁县城久攻不下,增援之敌又在背后驻扎。师首长于是决定放弃攻打丰宁县城,让梁岐他们夜袭旧屯堡。二十二团和梁岐所在的二十四团接到命令后,在第二天拂晓前悄悄把敌骑兵一千多人包围住。天亮后,我军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敌人拼死抵抗,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在战斗中,警卫员张树贤同志为掩护梁岐,壮烈牺牲。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全歼该敌,包括团长在内的一千多人无一漏网,一千多匹战马被我军缴获。这场歼灭战,是华北战场我步兵歼灭敌骑兵的战斗典范。
1947年11月,由于二十四团战功卓著,团长吴迪升任师参谋长,梁岐接替吴迪的团长职务。不久,梁岐就指挥了一场以弱胜强,歼敌一个师的四海西沟反击战。不幸的是,梁岐老上级、老朋友吴迪,在这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1947年12月初,二十四团驻扎在延庆县四海镇。一天后半夜,梁岐接到师长詹大南的电话,从延庆县城、永宁县城方向来了一个多师的敌人,向四海镇方向进犯,命令梁岐立即布置好部队迎敌。梁岐立即把部队布置在四海西沟北山一带的几个制高点。第二天十点多钟,敌人在我阵地前沿展开,仗着人多势众,向我发起进攻。由于我军部署正确,占领的地形十分有利,敌人的多次进攻都被我们打退。久攻不下,敌指挥官恼羞成怒,挥舞着战刀在后督战,对不往上冲的士兵就用刀砍、枪毙。虽有几次敌人冲到我阵地前二、三米处,手榴弹扔到团指挥所附近,但都被我英勇的战士反击了下去。激烈异常的战斗一直到中午,敌人只在我阵地前丢下遍地死尸,而阵地却始终在我手中。这时,平北独立团前来接防,因交接脱节,被敌人抢占了两个制高点,造成解决战斗的困难。为全歼敌人,梁岐他们欲擒故纵,把部队撤出阵地三、四里远,让出一条路。第二天下午,敌人果然顺着我让出的道路钻进了“口袋”。在我军前后夹攻下,敌人被打散,大部被歼。少数逃至半路又被我察东独立团拦截。最后,该敌一个多师的兵力,只有百来个人逃回永宁。
这场反击战结束后,不久,梁岐团改番号为一四三师四二九团。1948年5月,梁岐率部参加了闻名全国的隆化攻坚战。
隆化县城坐落在一块四、五里长宽,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城西北,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浅水石沙河套。河的东边是隆化中学。中学对岸是一座千米高的山峰,叫秦山。靠河边不远还有座古庙。县城周围和城内,敌人经过几年苦心经营,修筑建造的各种坚固明碉暗堡星罗棋布。各碉堡之间又有地下通道相连。盘踞在隆化的守敌是国民党十三军的一个加强团。他们的兵力分布是,城内外左边和右边各一个营,秦山一个营。右边的一个营的兵力布置是:隆化中学一个连,中学前面二百多米远的左侧一个连,右边的古庙一个连。敌人依仗美式装备和坚固的工事依托,叫嚣隆化城防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1947年6月,我军曾攻打过隆化,因伤亡重大,久攻未下。这次攻打隆化,我军总结了上次的失利经验教训,集中了两个师的优势兵力,由纵队司令贺晋年亲自指挥。
5月23日,我军全部进入阵地。梁岐的四二九团的任务是攻占隆化中学。梁岐接受任务后,便带领营连干部察看地形,并下达了作战任务。一营负责攻占古庙,二营负责攻占隆化中学,三营作团预备队。团指挥所设在一营后面。
5月25日拂晓,三发信号弹划破了宁静的天空。倾刻,我军一齐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敌人的明碉暗堡纷纷飞上了天。突击部队持续交替向前发展。梁岐部一营打响后不久,就攻克了古庙,歼敌一个加强连。而二营因受不利地形影响,和秦山守敌的侧射,及左边一桥头堡的火力阻击,前进受挫。被阻在一块起伏地带,和敌人打得特别激烈。梁岐用望眼镜观察了二营的战况,立即拿起电话。二营营长常胜在电话中报告:有好几名爆破手在去桥头堡半途牺牲了,手榴弹打完了,请立即运来手榴弹。放下电话,梁岐立即通知三营长阎维平,要他赶快派人给二营送手榴弹。随后,又跑到二营的前沿阵地。为拿下桥头堡,用营重机枪压制敌人火力,准备再次向敌人发起攻击。六连为突击连,这时,董存瑞自告奋勇,要求担任爆破手。团营首长批准了董存瑞的要求,并批准了郅顺义要求担任支援的要求。
董存瑞接受任务后,总结了前几次爆破手到不了目的地的教训。在重机枪的掩护下,肩背冲锋枪,双手抱住炸药包,跃出掩体,机敏地通过了干沙河套,顺利到达桥头堡下。这个桥头堡,是圆形的,又构筑在拱桥上,炸药包无法放置。董存瑞清醒地认识到,一分一秒都与许多战友的生命相关。于是,他抱自我牺牲的决心,右手举起二十多斤重的炸药包,紧贴住桥顶,左手拉燃导火索,高喊:“解放全国,共产党万岁!冲啊!”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桥头堡飞了,我一、二营奋勇攻进了隆化县城,占领了隆化中学,消灭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梁岐随二营向隆化县城冲锋,路过被炸毁的敌碉堡,看到被炸药冲击波抛出20多米远的董存瑞的尸体,只剩下脖子以下大骼骨以上这段被烧焦的部分。
隆化攻坚战胜利结束后,6月,梁岐率部解放了昌黎县城,歼敌一个交警总队。7月,攻打秦皇岛附近的烟筒山,全歼敌一个连。10月攻占上庄托,全歼敌一个整营。1948年9月,梁岐率部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奉命在锦州西边大道旁阻击增援之敌。
1948年10月1日,梁岐所在的四野四十八军两个师奉命扫清北平外围据点,攻占密云县城,打响了平津战役的第一枪。
梁岐率领的四二九团,在这次战斗中担任主攻任务。总攻开始后,他指挥轻、重机枪手封锁敌人的枪眼,命令山炮营八门山炮把坚固的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一部分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冲进了县城。敌人火力猛烈,冲时去的一营弹药打完了。英勇的一营战士抄起刺刀,和敌人展开肉搏战,有三分之二的战士壮烈牺牲。在这紧急关头,兄弟部队突破了敌阵,也冲进了县城。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全面占领了密云县城,歼灭敌人一个师加一个多团。四二九团的伤亡很重,一营只剩下三、四十人;三营伤亡过半。
战斗刚结束,还未来得及打扫战场,师部命令梁岐率部开赴香山,攻打石景山。经过激烈的巷战,梁岐部占领了石景山,歼敌一个团。不久,上级又命梁岐率部开赴北平朝阳门外,担任主攻朝阳门的任务。后来,傅作义将军率部起义,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四二九团才在朝阳门外大黄庄休整。
1949年4月,梁岐率部南下。过黄河渡长江,8月,进入江西赣南地区。在梁岐的正确指挥下,四二九团猛打猛冲,攻占了南康、龙南、全南,俘敌无数。在南康与龙南交界的一处高山下,梁岐的得力助手,二营长常胜不幸牺牲。9月中旬,四二九团率先打进了广东,解放了龙仙县,歼敌一个保安团,活捉团长和县长。这一仗是四二九团在解放战争中的最后一仗。11月,四二九团奉令开进南雄、韶关、乐昌等县剿匪。
在解放战争中,梁岐同志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参加了数百次大小战斗,攻克了数十座城镇。为此,全团包括团政治处副主任张树本、二营营长常胜、三营营长阎维平在内的一千多名同志光荣牺牲。第一次全国英模大会上,四十八军评出五名全国战斗英雄,梁岐的四二九团,就占三位:董存瑞、郅顺义、杨士南。
1950年,因功勋卓著,梁岐出席了江西第一次党代会。不久,他被调到东南军政大学(地址在新建县望城岗)任三大队长。一年后,调广东,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快艇基地司令员,万虎水警区司令员等职,成为我军第一代海军高级指挥员。1958年,梁岐脱下穿了三十年的军装,转业到广西贵县,任糖厂厂长,不久,又调任广西水电工程局副局长兼西津水电站站长,领导了当时全国最大的低水头大电站和西津水电站的建设。1964年,梁岐又调任南宁制糖纸厂厂长。1966年9月,因战争年代留下伤残,离休安居在他战斗过的、其妻子老家京郊怀柔县。
梁岐从十四岁参加红军,南征北战,为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是我们新建人民的骄傲。因病转业后,梁岐又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劳碌奔波,领导了几个大型企业的生产。离休后,梁老清而不闲,到过许多单位作革命传统报告,教育广大青少年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他并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战斗经历,撰写革命回忆录《英雄血染隆化城》(与原四二九团政委肖泽泉合写,1988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等,以飨读者。
虽然梁岐从小就离开了家乡,但他对家乡是非常热爱的。从1949年南下路过家乡,到现在,他已回乡五次了。八十年代,由梁老牵线,我县与北京怀柔县结成友好县,为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1990年5月6日,我们在中共新建县委招待所见到这位76岁高龄的老革命,他操一口北方话,为我们讲述了他的革命经历。
(章金平为梁岐的外甥)
赞我松湖老红军
熊振旗将军
振旗当年十四岁
只为解放劳苦去
誓死如归照肝胆
自古少年出英雄
百次大战数十城
辽沈战役大告捷
英雄血染隆化城
杀遍南北无敌手
强将手下无弱兵
出了英雄董存瑞
还有顺义与士南
四野威名震天下
二零一八年四月八日
熊武 赞
来源:《万里赴戎机—记老红军梁岐》
若资料中有纰漏,请留言或电邮9365362@QQ.com,以便修正。 为了便于认识,沟通,请实名注册【熊氏宗亲通讯录】,完善资料后可以查找各地宗亲,也可以注册公司信息,推广自己和公司,诚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