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员任楚国第二十五任君王(郏敖)。于公元前544年即位,公元前541年去世,在位4年。妣夫人生子:熊莫、平夏。
楚君郏敖熊员画像
郏敖熊员即位时,才十几岁,年幼势弱,军政大权实为叔父公子围所掌握。子围是一个野心勃勃,觊觎王权的人,他一方面培植亲信,另一方面排斥异己。从楚国的历史看,先王死幼主立,在这种权力交接之际,是王权最衰弱的时期,公子围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出行和接见外国使节,均是沿用楚王的仪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郏敖四年春,楚子围与晋赵武等国君盟于虢(今河南省郑州市北),“设服立卫”,公然使用楚王的服饰仪仗,在诸侯国国君面前,表明自己名虽为令尹,实为国君,完全是一副一国之君的派头出现。当时各国诸侯就预言楚国离内乱不远了。
公元前543年(郏敖二年),蒍掩在楚康王和屈建支持下推行的兵赋改革,触犯了一些权贵。楚康王和屈建相继去世后,蒍掩仍为司马,但已是孤立无援了。公子围在篡夺王位的过程中,认定楚军帅司马蒍掩是他最大的障碍,故处心积虑加害于他,终于在培植亲信的同时,杀死了司马蒍掩,并侵吞了蒍掩的家产,将国家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
公元前542年(郏敖三年)冬,郑国派使者印段访楚。十二月,文子相卫襄公访楚。文子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襄公:“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王子围将娶于郑公孙段氏,临行前,陈列几、筵,祭告庄、共二王之庙。
公元前541年(郏敖四年)春,公子围亲自到郑国迎娶郑国丰氏女为夫人。迎亲成礼后,公子围与晋、齐、宋、郑等国盟于虢(今河南省郑州市北),以重温宋蒙门盟之好。会盟中,公子围公然使用楚王的服饰器具,在各国面前表明自己虽是令尹,实乃楚王。
这年冬,公子围奉命出使郑国,伍举担任副使。行至楚国边境时,宫廷密探来报新主郏敖生病,他以为是天赐良机,便让伍举赴郑,自己即刻调头返回宫廷,以探看新主为名来到郏敖床前,发现高烧之中的郏敖正处于昏迷状态,又见四下无人,便解下自己帽子上的缨带,亲手将其勒死。正在这时,毫不知情的宫女带着郏敖两个未成年的儿子熊莫(7岁)和平夏(4岁)来拜见叔祖父,为了斩草除根,他当即拔剑杀死了年幼无辜的侄孙王子。听到这个消息,公子围的三弟公子比逃奔到晋国避难,四弟子皙逃奔到郑国避祸,太宰伯州犁也在郏地被公子围派人刺杀。对这件事,《史记•楚世家》是这样记载的:“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子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幕及平夏。……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公元前540年,熊员去世后被葬在郏地,故称为郏敖。公子围自立为王,改名熊围。
熊围任楚国第二十六任君王(楚灵王),于公元前540年即位,公元前529年去世,在位12年。
楚灵王熊围画像
楚灵王是一位志在兴霸,进而夺取天下的雄心勃勃的君主。即位初,任蒍罢(子荡)为令尹,蒍启强为太宰。国内初安后,即以郑为突破口,迅速北上争霸。
公元前539年(楚灵王二年),因郑国对公子围无好感,迟迟不派人到楚祝贺新王即位。楚灵王多次指责郑未来楚朝拜新君,郑进退两难,派遣罕虎至晋请示,是否朝楚,请晋定夺。晋无可奈何,只好以宋蒙门之盟为重,允其朝楚。子产陪同郑简公赴楚,祝贺楚灵王即位,实际上是承认了楚灵王为中原霸主。灵王很高兴便邀请郑简公到“江南之梦”(今湖北省潜江市境内)去打猎。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三年)春,许悼公访问楚国,楚灵王的兴致更高了,又请郑简公来楚与许悼公和他一同到“江南之梦”去打猎。同年6月,楚灵王派遣伍举赴晋,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其意图是“愿假宠以请于诸侯”。即想与诸侯会盟,征求晋的意见。晋平公很难堪,本想不同意,但司马侯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晋国只好无可奈何地允许楚灵王会盟诸侯。楚灵王随即召蔡、陈、郑、许、徐、滕、胡、沈、小邾等国国君及宋世子佐、淮夷于申国盟会。这是楚灵王图谋复霸的一次盟会。伍举建议楚灵王对各国诸侯应以礼相待,便于笼络人心,但灵王急功近利,想乘申之会的声势,举兵攻伐吴国。会盟中,因徐国国君为吴女所生,对楚有二心,遭到拘留。同年7月,楚灵王统领各国军队伐吴,先攻克朱方(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杀了叛齐奔吴被吴封于朱方的原齐国左相庆封,并灭其族。此即《史记•楚世家》所载:“七月,楚以诸侯兵伐吴,围朱方。八月,克之,囚庆封,灭其族。……于是灵王使疾将封杀之”。楚灵王还军时,又灭顿(今湖北省宜城市南),命人在顿筑城,计划迁都于此。正当楚灵王向东取得进展时,吴国也不示弱,于同年冬举兵伐楚,攻入棘(今河南省永城南)、栎、麻(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北)。楚沈尹射奔赴夏汭,箴尹宜咎、蒍启强分别在钟离、巢、州来(今安徽省凤台县)等地筑城,以加强防守。不巧的是,这些地方一到入冬时节就雨雪交加,城没筑起来。
公元前537年(楚灵王四年)春,莫敖屈申被杀,据说是可能与吴人暗通。屈生继为莫敖,受命随令尹蒍罢到晋国迎亲。晋国派韩起(韩宜子)和叔向为送亲使者,晋平公亲自送女儿出境,郑简公在途中迎送。可迎亲送亲的队伍到达郢都时,官方竟没有郊迎。后经太宰蒍启强再三劝说,楚灵王才决定以正规礼节接待了送亲使者。
这年冬,楚灵王为了改变被动局面,会同蔡、陈、许、顿、沈、徐、越等国军队伐吴,越国大夫常寿过领兵在琐邑(今安徽省霍丘县东)与楚军会合。闻悉吴国军队已出动,楚蒍启强率军尾随,企图见机袭击吴军,却不防吴军调头反扑,楚军败于鹊岸(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江岸),楚灵王急忙乘车赶到罗汭(今安徽省霍山县)。尔后,灵王率军由罗汭东渡抵达汝清(今江、淮之间),见吴早有准备,只好在坻箕山(今安徽省巢湖南)检阅军队,以向吴军示威。楚灵王派沈尹射、蒍启强分别在巢雩娄(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北)驻军待命,以防吴国来犯。
公元前536年(楚灵王五年)夏,为报答韩宣子至女于楚,幼弟公子弃疾奉命到晋国报聘,途径郑国,郑简公率众卿出城迎送。公子弃疾奉王命献给郑简公乘马8匹,同时也分别献给了郑上卿、郑亚卿、郑下卿乘马数匹。并下令随行人等沿途不得损害一草一木和庄稼,如有违者,军法处置。由于纪律严密,往返秋毫无犯。这与当初公子围的所作所为,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年秋,徐国太子仪楚到楚国访问时,楚灵王以徐亲吴而拘留了仪楚。仪楚乘楚兵防守不备时,逃回徐国,楚灵王立即派蒍泄领兵伐徐,吴国闻讯后立即出兵救徐。楚灵王命令尹子荡领军攻吴,驻军豫章(今安徽省霍丘、六安),进抵乾溪,在房钟(今安徽省蒙城县西南)被吴军打败,令尹子荡归罪于蒍泄并将他杀了,以推卸自己的责任。楚灵王即位后,为了解除吴的威胁,曾连续三次采取大的战略行动,均因吴国实力强大,自己实力不支,无功而罢。他为了掩盖失败,不仅不去总结教训、整顿军务,准备再战,反而却下令修建宫室。大兴土木,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在今湖北省潜江市龙湾占地40里造起了一座宫殿,名为“章华宫”。这是一座游宫,规模宏大,殿宇众多,装饰华丽。在宫院中筑建高台,台高三十仞,叫做"章华台",又叫“三休台”,取其高大,要登上去中间要休息三次才能登上台顶;又在台周围修建了大量亭台楼榭,极尽精美。据《水经注》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这项巨大的工程,费时久,耗资大,据《国语•楚语上》所言:“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疲)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治)之,数年乃成。”楚灵王就这么折腾了五年,对外用兵得失相当,为人处事喜逞意气而不守信义。
章华台宫殿遗址
公元前535年(楚灵王六年),章华宫竣工时,楚灵王邀请各国诸侯来楚共庆落成大典,结果,除了鲁昭公前来参加外,其他各国均予以拒绝。尽管如此,楚灵王还是在章华台上设盛宴欢迎鲁昭公。在席间,楚灵王为了感谢鲁昭公前来参加他的落成大典,一时冲动,便把他自己心爱的良弓“大屈”送给了鲁昭公,但刚一出手就后悔了。蒍启强看出了灵王的心思,故意向鲁昭公道贺说,齐、晋、越等国早就想得到这张宝弓了,可都未能如愿。现在大王得到了它,真乃可喜可贺!不过,大王可要防备齐、晋、越等国哟!此时,鲁昭公已听出了蒍启强的弦外之音,顿时心中惧怕,当即就把“大屈”还给了灵王。从此,楚灵王就住在章华宫中花天酒地,尽情享乐。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七年)春夏之交,陈国发生内乱,陈哀公的弟弟公子招和公子过杀死了陈哀公元妃所生的太子偃师,另立二妃所生的公子留为太子,陈哀公也被迫自缢而亡。楚灵王闻讯后,派公子弃疾(楚灵王的五弟)为元帅,出兵围陈,同年10月,击灭了陈国,此即《史记•楚世家》所谓:“八年使公子弃疾将兵灭陈”。并把陈国的领土并入了楚国的版图,在此设置了一个陈县,派遣大夫穿封戌为县令(陈公)。
公元前533年(楚灵王八年),楚灵王在陈地会见鲁、宋、郑、卫四国大夫,以加强楚在中原各国的地位。许国因多次遭到郑人的侵袭,希望能迁移到离郑国远一些地方去,许大夫围到楚国做人质。楚公子弃疾奉命把许国从叶邑迁到了别称城父的夷邑(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然后又迁方城外之民于许(叶),其如此频繁迁徙,目的是巩固对北境各地人民的统治。
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十年)春夏之际,楚灵王派人携重金赴蔡,邀请蔡灵侯到申县相会。蔡灵侯收到了楚灵王的重礼,不便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带着70名甲士赴会。因蔡灵侯是10年前弑父而自立,本来就不得民心,加之他表面上讨好楚国,暗地里却亲附晋国,楚灵王早就想惩罚他。楚灵王在申县设盛宴款待蔡灵侯,酒酣耳热之时,伏兵一拥而上,捉住了醉意醺醺的蔡灵侯。21天后,蔡灵侯被杀。因蔡企图叛楚,楚灵王命公子弃疾领兵伐蔡。楚灭陈围蔡,对晋国君臣产生很大震动,这年秋,晋会齐、宋、卫、郑、杞之使者于厥秋商谋救蔡,会后,各国都不出兵,晋只好派大夫狐父赴楚为蔡求情,遭到楚灵王的拒绝。楚军把蔡国都城围了约半年,于这年冬,最终还是破城而入灭了蔡国。
蔡国故址
楚国将蔡地设为县,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据《史记•楚世家》载:“十年,召蔡侯,醉而杀之。使弃疾定蔡,因为陈蔡公”。接着,楚在陈、蔡、不羮筑城,以加强威慑中原地区的力量。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楚灵王说:“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羮,皆赋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公元前530年(楚灵王十一年)夏,楚大夫成虎(先令尹子玉之孙,成氏和斗氏都源于若敖氏)的仇家对楚灵王说,成虎对王有异心,灵王便借口成虎是若敖氏乱党的后人,把他处死了。当年冬天,楚灵王又挥师东进,至腊月抵达州来(今安徽省淮南市),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领兵围徐都,以威胁吴国。楚灵王驻军乾溪(今安徽省亳州市东南)“以为支援”。这次出征声势浩大,楚灵王衣冠华丽,威风凛凛,俨然以霸主自居。他对右尹子革说:先王熊绎侍奉周天子,得不到宝器还受尽歧视,今应向周“求日鼎以为分。”确实表达了楚灵王恢复霸业的意愿。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十一年,伐徐以恐吴。灵王次于乾溪以待之。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楚灵王是一位奢侈享乐讲排场的君王,他驻乾溪名曰“以为支援”,实为享乐。章华台宫殿壮观华丽,楚灵王征天下细腰女子进宫,故又名“细腰宫”,他在宫中穷奢极侈,乐而忘返。《淮南子•泰族训》云:“灵王作章华之台,发乾溪之役,外内骚动,百姓置敞”。《史记•楚世家》也说:“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
楚灵王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不止,这次远离都城,时值寒冬,大雪纷飞,他穿着裘皮大衣,戴着貂皮帽,从中军帐内踏雪而出,面对着皑皑白雪诗情大发:好雪,好雪!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不仅是一位舞蹈家,还是一位诗人。可惜他的豪迈诗情用错了地方,当时随他东征的士兵衣衫单薄,手持兵刃立于帐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却视而不见,令全军将士寒心。由于军心不稳,加之楚灵王在章华台纵情享乐,一场叛乱正在预谋中。
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十二年)春夏之交,楚灵王之弟弃疾见灵王统治动摇,即与公子比、公子皙盟于邓邑(今河南省漯河市东南、上蔡县西北),三兄弟结成推翻楚灵王的政治同盟,率陈、蔡、不羹、许、叶之军,在“丧职之族”的配合下,攻入内地。弃疾派人先入郢都,串通“正仆人”杀了灵王的两个儿子,即太子禄和公子罢敌。立老三熊比为王,老四子皙为令尹,老五弃疾为司马。派观从率军奔赴乾溪,向楚王军队宣布:“国有新王,先归者复其禄位、居室、田里、资财,后者劓刑”。楚灵王率军回还,行至訾梁(今河南省信阳市境内),部队溃散。灵王听说太子禄和公子罢敌被杀,他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亲手杀害侄子郏敖熊员及其两个儿子的情景,恰好郏敖的两个儿子死时的年龄和他两个儿子被杀时的年龄相同,他后悔当初所为,更后悔没有防备老五弃疾,今天的结果或许是苍天的报应。他长叹一口气,为儿子的死,为自己的过失,悔恨交加,万分悲痛地从车上摔下来。右尹子革建议他回到郢郊,听候国人处置。灵王回答说:“众怒不可犯也”。对这次事变,《史记•楚世家》有详细记载:“令公子比见弃疾,与盟于邓。遂人杀灵王太子禄,立子比为王,公子皙为令尹,弃疾为司马。先除王宫,观从师于乾溪,令楚众曰:‘国有王矣,先归复爵邑田室,后者迁之。’楚众皆溃,去灵王而归。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右尹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
楚灵王让右尹等人都走了,他独自彷徨在山中,三天没吃东西,正在饥饿难当时,遇见故涓人,便说:“给我弄点吃的,我已不食三日矣”。涓人说:“新王颁布了法令,如有饷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涓人见灵王晕倒躺在地上时,便拔腿逃之夭夭。芋尹无宇之子申亥,为感谢灵王不杀自己父亲之恩,就到山中寻找灵王,遇见灵王晕倒在厘泽,便把他背回家中。公元前529年5月,楚灵王害怕连累了申亥,便偷偷地自缢身亡,申亥深感灵王孤独而去十分可怜,横下一条心,让自己两个心爱的女儿殉葬。对此,《史记•楚世家》是这样记载的:“灵王于是独傍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涓人,谓曰:‘为我求食,我已不食三日矣。’涓人曰:‘新王下法,有敢饷王从王者,罪及三族,且又无所得食。’王因枕其股而卧,涓人又以土自代,逃去。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犯王命,王弗诛,恩孰大焉!’乃求王,遇王饥于厘泽,奉之以归,夏五月癸丑,王死申亥家,申亥以二女从死,并葬之”。
楚灵王熊围傍徨山中
熊围(楚灵王)在位12年,灭了陈、蔡两国,在楚东、北各地多处筑城,使楚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加强。但由于他好大喜功,对内大兴土木,国人苦不堪言;对外又盲目进攻,举措暴众,攻吴无功,终使自己陷于被动,走向败亡。楚灵王不得善终,他从权势和奢华的顶峰上猝然跌落到底谷,掉进耻辱和孤寂的深渊之中。他所追求的荣誉,最终得到的却是诟辱,他留给后人的只有嘲笑而没有怜悯。
熊围娶丰女为妃,生子熊禄、罢敌。楚灵王熊围死后,老三熊比接任君王。
熊比任楚国第二十七任君王(楚王比),于公元前529年冬即位,公元前528年5月被逼自杀而亡,在位不到一年。
熊比因在国外流浪十多年,加之他宅心仁厚,性格软弱,其四弟令尹熊皙也是如此,根本不懂政治权术那一套。而老五司马弃疾却一直跟随二哥熊围(楚灵王),学了不少东西,对国内情况十分了解。弃疾早有当楚王的欲望。但他不知道老二是死是活,害怕他东山再起,便把王位推给了老三熊比。现在,弃疾确知老二已死,军队又在自己掌控之中,便把目光转向了老三和老四。
观从早已看出了弃疾的阴谋,他不得不提醒大王了,不然将要吃大亏。一日乘四周无人时,观从便对大王说:“不杀掉你的五弟,你这个楚王恐怕当不长了”。大王说:“他是我的弟弟,我怎么能下这个手呢?”观从问:“如果司马对你下手呢?”王答:“那也只好随他。死在自己国土上总比在外逃难好”。观从只好摇头叹息。
没出几天,老五弃疾果然下手了,他决定利用国内动荡时机,置老三、老四于死地。五月己卯之夜,弃疾派人绕城大呼,说是灵王驾到了,满城为之骚动,蔓成然(即斗成然)奉弃疾之命进宫,故作惊慌地对老三、老四说:灵王回来了,国人要来杀二位了,司马也快要进宫来了,二位要早作打算,以免受辱,众怒如同水火,可触犯不得呀!蔓成然刚说罢,又有人受弃疾指使跑进宫来说:外面大队人马就要冲进来了!子比和子皙以为已到穷途末路,便双双自杀了。次日,弃疾登上了王位。对此,《史记•楚世家》记载甚详:“是时楚国虽已立比为王,畏灵王复来,又不闻灵王死,故观从谓楚王比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王曰:‘余不忍。’从曰:‘人将忍王。’王不听,乃去。弃疾使斗成然告楚王比和令尹子皙曰‘王至矣!国人将杀君,司马将至关!君早自图,无取辱焉。众怒如水火,不可救也。’楚王及子皙遂自杀。丙辰,弃疾即位为王,改名熊居,是为平王”。
【资料仅供学习之用途,未经熊吉平宗亲本人同意,请忽转载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