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于2018年11月17—18日在四川省成都成功召开!
HELLO,川楚会!
本次大会冠名赞助单位: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楚熊文化研究院
时间:2018年11月17-18日
地点:成都市双流区蛟龙工业港双九路一段菁华园酒店会议大厅
主持人:黄丽俊
参会人有:四川相关省市部门领导;21个地州市代表、《川楚会》14个研究院国家级、省级、州市级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等文人墨客、川师大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代表及北京、湖北、江西、香港等15个省市的嘉宾共计325人。
贡嘎齐天峨眉秀,
天府大地展新颜。
光前裕后
一、向大会献贺礼、致贺词
毛泽东扮演者熊大俊先生首先向大会献出“光前裕后”书法作品一幅。并致贺词:......传承荆楚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责任......“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接着内江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川楚会奇石研究院副院长黄晓丽女士代表奇石文化研究院向大会赠送《楚国创始人鬻熊》沱江红腊玉雕像一尊;香港熊艳女士向大会赠送北加里曼丹沉香手镯1只;川楚会画院院长王少农先生、执行院长陈广仁先生等各研究院向大会赠送诗词、绘画、书法、书籍、音响光盘等作品共19件。
赠墨宝
人才济济
灯火辉煌
聆听学习
认真记录
二、大会发言
熊开科
熊开科:(原四川省卫生执法总队队长、书记、二级巡视员)向大会宣读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文联同意成立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批复文件。
熊伟
熊伟:(原双流中学校长)宣布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大会选出的领导班子名单:
领导班子代表
一、荣誉会长:熊建华,熊国铭,张用生
二、监 事 会:熊开科,熊 伟,熊仁礼
三、顾 问:熊长城,陈广仁,邹建军,郭强,巫军,黎威, 熊大俊,李声荣
四、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
会 长:熊仁均
副会长:詹仕华,周 勤,熊正宽,熊正军,熊宗友,熊运华,熊世双,熊芙蓉,邓小林,苏政勋,王学东,杨春花
秘 书 长:蓝文生
副秘书长:王少农,杨晓娟,熊寒生,陈位萍,饶友君
并宣布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从今天起正式履行职责,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筹备会从今天起正式解散。
熊正军
四川路胜沥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正军向大会致欢迎词:山河万里风光美,蓉城锦秀丹桂香,荆楚学子喜相逢,文化传承铸华章。今天,在这个冬风送暖,激动人心的时候,我们大家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共同祝贺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胜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省楚研会向百忙之中赶来参会的上级党政部门领导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向千里奔波,不辞辛苦赶来参会的省外嘉宾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向积极参与、乐于奉献的熊氏宗亲和楚研会同仁朋友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不仅是四川文化界的一件盛事,更是四川九千万人民的一件喜事,它承载着川人长久以来追寻先祖优良文化传统的夙愿,聆听感天动地的“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回声,坚定文化传承,治蜀兴川的壮志雄心。
熊有高
接着原内江市政协副主席、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熊有高向大会致开幕词:今天,我受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委托,在此向大会致开幕词,以抛砖引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于!”有宗亲,有热心楚文化的朋友千辛万苦从13个省市赶来,高朋满座,会聚一堂,更是乐上加乐!特别是香港、北京、陕西、等15个省、市的宗亲迈过千山万水来关心支持我们的楚研会,让我们万分感动。开放40年,中华大地已巨变,一个更加美好、更加豪迈、更加伟大的时代已经到来。今天我们举行成立大会,是全省宗亲和热爱楚文化的学者和朋友们企盼已久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一件盛事。在此,我提议,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
好事多磨,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说是九曲十八弯,而我们弃而不舍,终归圆满,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从广安会议小范围开始萌芽,到2012年大邑县省楚文化研究部,后经历了整整8年。为了获得省民政厅的尽快批复,一大批有影响的中坚宗亲康慨解囊,,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特别是熊仁均老先生,不顾80有余的高龄,以满腔的热情,挑灯整理,熬夜加班编印申报资料。放下老脸,去邀请符合要求的社团和组织加入川楚会。40多次往返成都,可以说是磨破嘴,跑断腿,千辛万苦,绞尽脑汁。川楚会诞生的经历来之不易,请大家好好珍惜,自觉为办好川楚会献计出力。
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楚会的使命与中华民族的使命相适应,研究楚文化须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发挥全体同仁尤其是骨干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热爱楚文化的优秀团体和各姓氏同仁参与,打造一支优秀而规模庞大的楚文化研究队伍,尽快多出成果,以充实中华优秀文化宝库。
三、会长熊仁均作工作报告
熊仁均
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熊仁均会长在报告中,首先向与会领导、会员代表及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关心支持《川楚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为本会提供赞助的宗亲和本会12个会员单位的领导和同仁及14个研究院的贤达表示衷心感谢!
并对《川楚会》的前期筹备工作作了如实汇报。他说:从2015年申请到今天,大小筹备会议开了20余次,往返民政厅42余次。从峨眉飘雪到双流回春,可谓历尽波折、备尝艰辛。今天,《川楚会》得以正式成立是四川所有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四川各级领导支持和关心的结果。
他的报告一开始就说:
楚族和楚文化,楚族是活动在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他是一个有着浪漫而瑰丽想象力的民族,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飞去的民族。一个中国最早开始沉思生命并抬头问天的民族。从公元前11世纪熊绎立国,到公元前3世纪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楚国所缔造的不仅仅是一个远古中国的帝国神话,更多的是一部华夏文明发展的神采卷章。......历史学家季羡林先生曾提出,中国古史应当重写,其缘由就在于“楚文化或者南方文化至少可以同中原文化并驾齐驱”。......“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是楚国国君的一次呐喊,一次不得已的彷徨下的呐喊,喊出了楚国人不服输的立志精神。喊出了楚国人开拓创新的文化风格。经过百年发展楚国由弱变强,逐步摆脱了周王朝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荆楚文化。
楚文化不完全是姓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两千多年形成的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是世界文化的文明。......特别是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屈原,他的《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而他匡时忧民的济世情怀,志洁行廉的高尚品格,深固难徙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他还指出:楚文化不完全是地域文化。它起源长江流域,但是,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优秀文化。......研究楚文化要打破地域、民族、贫富、官民这些文化层次和职业的框框,成为广大群众都能参与的一项文化活动。启迪民心,引领风尚,古为今用。通过楚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来逐步完成当今所需要的文化扶贫,同时,让楚文化的精髓永远滋润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文化强国的宏大目标。
并要求《川研会》所有会员履行宗旨,要加强对楚文化的学习研究,垮越历史的长河,吸取先祖的乳汁,来扶贫我们当今欠缺的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精神文明。
同时,对《川楚会》工作作出了几点建议:
团队成员
1、抓好班子建设:《川楚会》有一会14院,《川楚会》自身要加强建设,进一步完善机构。同时,要推选优秀党员统计本会中的党员人数,适时要建立《川楚会》党支部;各市州,各研究院要认真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各市州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川楚会要协助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各研究院都已经有了机构班子,希望在班子的领导下发展团队,壯大研究院力量,需要补充班子力量的研究院,尽快补充,各机构都要建立起一个坚实的领导班子。
2、办好川楚会《楚风》杂志期刊:拟每季度出版一刊,报导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精神,报导《川楚会》动态,展示各研究院的成果,大力宣傳報導会员们的优秀作品、好人好事、企业信息,把楚研会的正能量充分传递到社会。
3、办好网站:我建议网站名称叫《楚韵国风》,网站要体现出楚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网络展示出文学的、书画的、诗词的、书法的、摄影的等各研究院的作品成果,还要宣传本会企业家的先进生产经验及对社会的贡献!让网站成为《川楚会》一切活动和成果的重要窗口。
4、吸纳研究人才,扩大研究团队:由于楚文化是在荆楚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而演化沉淀而来,涉及领域广,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从古至今都直接渗透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因此,各地区,各研究院都不要只是依靠专业的学术机构,更是要依靠广大群众,要打破只有专家学者才能研究楚文化的框框,要从群众中发现吸纳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研究队伍。要发展一大批中青年人士加入我们的行列,在专家学者们的培养下,造就一个庞大宣传队,研究队,为弘扬传承荆楚文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5、召开研究院交流会:本会希望大会之后,各研究院写出工作计划报告和各种建议意见提案。本会计划在明年初召开一次研究院专家学者交流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和意见,同心协力、做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6、召开书画作品展览交流拍卖会:本会计划2019下年适当时候开展一次大型书画展览、拍卖、竟赛、交流活动,希望各研究院和广大会员早日准备好作品,积极参加书画作品展览交流拍卖会的活动。
7、办好研究院,推出好成果:
研究院是《川楚会》的研究核心,根据不同的特点,拟分组建了书刊杂志出版、文学、诗词、书画、书法、音戏、摄影、影视、奇石文化研究、经济文化研究、楚国君王研究、姓氏文化研究、楚熊文化研究院等13个学术研究院。在《川楚会》的统一布暑下,各院要制定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在院长的领导下独立开展活动。文学院可以把屈宋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源头作用,老庄哲学的深藏若虚,上善若水的人生智慧及对现代优秀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充分发挥出来;诗词楹联研究院要把中华民族的古、新诗词进行对比研究,古为今用,让楚国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现光彩。书画、书法研究院要画出、写出反映楚文化的优秀作品。摄影、影视院要演出、拍出反映本会的活动,好人好事,企业家的优秀事迹。经济文化研究院要努力为本会和本会企业家出谋划策,献出新的管理方案,为本会创收,为企业创收。奇石研究院要传承从古至今在民间延续的赏石爱玉的传统习俗,弘扬楚国精湛的雕刻艺术。音戏研究院要在楚乐八音和楚国编钟乐舞等古典音美艺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风格,还要结合本会实际情况写出一首好《川楚会》会歌。楚国君王研究院,要对楚国每个君王的事迹做出详细的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先祖筚路蓝缕、廉政爱民、礼贤下士、保家卫国等优秀事迹和精神深入人心。楚熊文化研究院要把熊家人的事做好,要写出熊家人的史书。姓氏文化研究院,要通过《川楚会》这个平台,开展各姓氏文化的研究,撰写各个姓氏源流的历史。
各地区,各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都要汇聚在《川楚会》书刊杂志编辑院和网站,经过编审通过期刊杂志和网站向社会宣传。所有成果,最后要有专人收录到川楚会档案馆,再通过整理编辑成为《川楚会》历史史书。每个环节需要独立工作,更需要相互配合。因此,本会要求各研究院各显其才,各尽其力,默契配合,精诚团结,把我们的《川楚会》办好。
8、建好本会的档案馆。要把川楚会的一切活动、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成功事迹、作出的贡献!各大研究院及会员个人的学术成果乃至有價值的个人建议意见,都要分别分类纳入档案,详细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后成为川楚会的历史史书,以供后人查阅。
朋友们:研究和传承楚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成立《川楚会》我们用时8年,但是传承和弘扬楚文化,也许要用80年,800年,8000年……我们任重而道远。我殷切希望13个研究院和广大楚文化爱好者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川楚会的引领导下,不负众望、砥砺前行、乐于奉献、刻苦钻研,为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为全面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嘉宾和代表讲话
陈广仁(内江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川楚研会书画院执行院长):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是川内又一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平台,从现在起开始起步了。但第一步是要走好,首先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包括各研究院的工作规划,要有近期的和远期的工作发展规划,一步一步按照规划的目标去作。这样才能方向明确,脚踏实地取得成效。
第二步就是要注重实际效果,研究成果毕竟多是学术的东西,要结合当前政府的政策导向,结合经济文化发展的市场需要,将学术成果融入实践;融入社会,让其产生文化的提升作用和经济的推动作用,这些就是所有工作的重点,各研究院就要通过这些方式为自身发展创造经济支撑,即自己找钱维持运作。
川楚研会还要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团结更多文化界的有志之士共同参与工作,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做出有益的贡献。希望回去向大家传达。
熊兴焰
熊兴焰(陕西省商洛市法学会秘书长):研究和传承楚文化符合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势需要,众望所归。
四川建立楚文化研究这个平台来之不易,我们要呵护它,信任它,支持它,让它成长和发展得更好。同时也希望川楚研会为陕西楚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经验,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增添光彩。大会的交流时间有限,大家的友谊和亲情却是无限的。
颜信(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博大精深,精彩绝艳的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一样是长江流域最早形成,影响最大的地域文化分支,在历史上曾与巴蜀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早已融入到中化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希望省楚研会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更好地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探索让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产生更好的社会影响。
詹仕华(德阳市文联主席、作家,川楚会副会长,书刊编辑院院长):办好川楚研会要有宣传的力度和措施。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传承创新,激扬文学,把《楚风》杂志打造成展示会员风采和精彩亮丽的楚文化的窗口。
熊芙蓉
熊芙蓉(广元日报记者编辑,中国作协会员,川楚研会副会长):一声问候语,一条红围巾,温暖了今天参加大会的代表的心。在这个吉祥的冬日里,我们再一次穿越时空,漫步到传统文化的大花园中,呼吸到楚文化之花的芬芳气息。透过温暖的阳光,我们看到了诗经的庄重典雅,楚辞的浪漫激情,楚国的先贤仁者正向我们渐渐的走近。研究楚文化,要注意理清很多相关的问题,如楚文化和熊氏文化的关系,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关系等。通过对楚文化的研究,使我们拨开迷雾,心明眼亮,真正引领民众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只有深刻的文化自觉,才会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周勤(四川仨创环境科技公司董事长,川楚会副会长、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楚文化研究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和推动,川楚会未来怎么走?怎样去求得发展?这是我们现在就要思考的问题。建议考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即文化+经济+人脉,这样一种模式,利用川楚会广泛的人脉关系,宗亲的亲情关系,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为主要线索,针对企业和个人需求,打造协同互助,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平台模式。
王小平(甘肃企业董事长):希望川楚研会多多加强与异地协会组织的互相交流学习活动,架起政府和企业之间、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稳健推进,富有成效,立足四川,走向全国。
苏政勋(中国古艺术研究院院长、川楚会副会长):我们长期在香港注册,从事中国古艺术的研究工作,虽取得不少经验和成果,但一直想在国内同步拓展古艺术的研究。这次欣闻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成立并有幸加入其中,很高兴让我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张瑛(成都市发改委退管处书记):成都市发改委近期以来,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正在组织倡导离退休干部参加“家风、家教、家规”的学习研讨活动。对此,我们希望与川楚研会建立联系,争取以后组团参加川内族谱、祠堂类的教育展示活动。
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二O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更多分享
《楚国创始人鬻熊》沱江红腊玉雕像
水墨丹青
书法欣赏
文化传承
熊正宽副会长
熊寒生副秘书长
(四川省楚熊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中楚会熊德宏会长
中楚会熊德平副会长
激情高昂
深深祝福
颁发聘书
优秀骨干
四川省楚熊文化研究院授牌
传播楚熊文化
留着这一刻时光
大会花絮
丰城谱局贺电
成都!我们来了
为楚文化点赞
中楚会代表
贺川楚研会成立
熊宏友
碧天尉蓝,
秋峦金灿,
蜀国天府度,
笙歌华堂乐,
楚裔相见恨晚。
话根本,
说故事,
祭祖圣,
众家亲手挽手,
心同力协,
把楚熊文明弘传。
2018.11.18.于成都双流青华园
“毛主席”出席
我们签到了
一起就是开心
香港代表到了
熊冠淇和熊风
我们提前到了
长桌交流
祝贺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成立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马振君
肇起祝融墟,始祖氏高阳。
子爵封熊绎,楚国有滥觞。
武王开南陌,楚庄称霸王。
项羽扫六合,威名写乌江。
武有熊虎将,文推屈子长。
辞骚丽日月,与诗并射芒。
秦汉迄明清,代不乏贤良。
民国熊十力,文哲恣徜徉。
先祖创伟业,远裔发其光。
八年洪荒力,楚研终发祥。
耆宿仁均老,老当而亦壮。
宏著远裔记,祖业载之详。
创设十四院,布局示燏皇。
尤有诸族亲,襄助显宗强。
诗书画奇石,盛会悉登场。
高朋暨胜友,而今会一堂。
众友齐属力,楚韵自流光。
开放整卌载,献礼于内江。
信哉此会后,巴蜀自楚乡。
2018年11月18日于成都
大将风范
水调歌头•参加四川楚文化研究会随想
刘劲秋
峨眉仙山秀,蜀水碧波稠。芙蓉五彩花绽,南国景悠悠。学者专家云集,熊氏宗亲潮涌,贵客聚双流。盛会空前喜,讲演语难休。
忆先帝,铭祖训,话荆州。时空穿越,悠久历史楚风留。五霸七雄铸就,"天问","九歌"重咏,乐把楚辞讴。研究楚文化,墨客壮志酬!
2018年11月18曰于双流
会议纪念品
致谢姜公醉全家:
川楚会成立大会,资中籍艺术大师,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楚文化研究学者姜公醉先生因在北京忙于创作,特别委托长子我国著名摄影家姜商波老师代表全家前来祝贺。为此,特向姜公醉父子及全家表示深切地谢意!
川楚会秘书处
2018.11.29
公醉先生
中国国粹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早期会员(证号0475),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技艺薪火相传人,大世界基尼斯世界记录保持者。姜公醉先生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在从事艺术事业,曾创作出《无形的丰碑》、《鲁迅诗碑》、《毛泽东诗词碑铭》、《离骚》等21部自撰、自书、自刻现代碑石铭文,载入世界基尼斯之最。还特邀为国家领导人暨丹麦、瑞典、芬兰北欧三国驻华大使等领导人治印。
文:蓝文生(秘书长) 图:熊国炳、熊生萍等
若资料中有纰漏,请留言或电邮9365362@QQ.com,以便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