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人文赋
文/熊良任
大凡雄郡名都,之所以称雄传名者,盖因其山川奇胜,境象自然;历史悠久,英贤阜繁。斯可谓生态人文之十堰者乎!十堰因车而兴,因山而名,因水而显,天地交泰,日月垂眷。
夫生态者,万物生息之自然形态也。群山环抱,众水沓来。区位优势,风物茂开。接陕渝之高衢,峰峦斗胜;连楚豫之广野,城乡争彩。眄秦巴之莽林,葱郁磅礴;闻汉丹之惊涛,汹涌澎湃。扬沧浪乎太极,秀色可餐;缀花园于都市,蓝图雄迈。花溪烟舍,云楼林海。资源丰蔚,气机荡骀。
至若人文,社会传承之人物艺文也。寓言传说,秉山川之灵气;经典胜迹,汇贤哲之精神。女娲炼补天之石,神农尝百草之根。柳陂镇龙蛋共生,太和宫真武留痕。二南故地,一鸣惊人。吉甫作颂,如清风之穆穆;老庄论道,似皓乐之谆谆。楚语楚声,传百代之楚骚;国步国策,铸千秋之国魂。南水北调,清源浴德;东联西托,革俗依仁。
康哉!当今盛世,十堰之人文卓卓。美哉!自古仙乡,郧阳之生态沃沃。更新理念,谨遵循三维纲要;善抓机遇,以彰显四化宏谟。外修生态,一德修生;内修人文,上善修祚。双修五创,气正风和。上下同欲,群策群力;内外兼修,如切如磋。乘浩荡之天风,高飞银燕;守清净之山海,长涵玉波。永葆森绿,造福多多。一赋既成,七律谐歌。乃歌曰:
汉水楚山发浩吟,天蓝地绿气弘新。
自然生态同呵护,历史人文堪纪存。
诗祖娲皇缘梦泽,武当太极御风神。
核心源库无污染,永送清流向北津。
附注:
阜繁,繁庶,众多。语出晋代孙楚《雁赋》:“族类阜繁,数则千亿。”
交泰,天地之气和祥融通,则万物通泰,各遂其生。语出《易·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
垂眷,俯念,关怀。语出三国魏国曹植《朔风》:“君不垂眷,岂云其诚。”唐代尹懋《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沓来,纷纷到来。语出宋代朱熹《答何叔京之六》:“則雖事物紛至而沓來,豈足以亂吾之知思。”
雄迈,雄壮豪迈,宏伟远大。语出《新唐书·郭元振传》:“元振虽少雄迈,及贵,居处乃俭约。”元代周权《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浊醪艷华觴,浩歌发雄迈。”明代李贽《读律肤说》:“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
荡骀,即骀荡,悠然自得,祥和娴雅貌。语出《晋书·夏侯湛传》:“雍容艺文,荡駘儒林,志不輟著述之业,口不释《雅》《颂》之音。”
艺文,泛指各种典籍图书,今泛指藝術和文學。语出《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時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
二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包括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域,召南是召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域。语出《晋书·乐志上》:“周始二南,风兼六代。”南朝梁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兴发皇世,风流二南。”宋代欧阳修《王国风解》:“周召二南,至正之诗也。”
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也指老学与庄学的合称,借而代指道家(道教)老庄教派学说。语出《晉書·卷五·孝愍帝紀》:“學者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蕩為辨而賤名檢。”
皓乐,美妙的音乐。语出枚乘《文选·七发》:“於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李善注:“皓乐,善倡也。”
国步,國家的處境。语出唐代裴光庭《宰相等上尊號表》:“往昔國步多艱,克清內難。”
浴德,以德沐浴,指修養品德。语出《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陳言而伏,靜而正之,上弗知也。”
依仁,谓把仁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书·益稷》:“﹝ 皋陶 ﹞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唐代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
卓卓,高的樣子,傑出。语出漢代嚴忌《哀時命》:“處卓卓而日遠兮,志浩蕩而傷懷。”南朝梁朝劉勰《文心雕龍·風骨》:“孔氏卓卓,信含異氣。”
沃沃,草木茂盛美丽,少壯而佼好。语出《詩經·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
三维纲要,即: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
一德,同心同德,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语出《易·繫辞下》:“恒以一德。”孔颖达疏:“恒能始终不移,是纯一其德也。”
修生,犹养生。语出《汉书·叙传上》:“若夫严子者,絶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
修祚,造福,谋求幸福。
诗祖,尹吉甫(公元前852年—前775年),即兮伯吉父,兮是姓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西周房陵青峰人,官至内史,军事家、诗人、哲学家,据说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和作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作者简介:熊良銋,字本正,册名良任,西名William Xiong,自号清醒斋居士。一九四二年生,湖北大冶人。特级教师、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一九六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主攻英美文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国务院外办,因文革延误,尚未到职,集体派赴广东省汕头市牛田洋军垦农场劳动锻炼两年。一九七〇年重新分配到湖北省郧阳地区房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房县教学研究室主任等。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调往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任教,兼任外语教研组组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二〇〇二年退休后,仍在坚持写作和翻译。系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十堰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十堰市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书画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员、《武当诗词》副主编。出版教学教研著作《英语写作初阶》、《中学英语动词用法例释》、译著《秘密花园》、《原来如此的故事》诗文集《清醒斋诗词》等十余种,发表教学教研论文二十多篇,共约五百五十万字。作品散见于《御风秦楚》等文学平台。
来源:《北京御风秦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