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称“百鸟之王”的凤凰是深受人喜爱的一种神鸟,有吉祥、喜庆、包容、和睦之意。湖北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自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十公里纪南城)后,楚国21代帝王在此建都411年,并一度问鼎中原,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加之荆州城又是楚成王别宫渚的旧址,楚人把凤凰文化信仰推到了顶峰,一度凤与龙在中原大地并驾齐驱,故荆州一向有凤凰之城之说。
自然界本并没有凤这种飞禽,椐专家考证,凤只是原始先民神话自然力---风的产物。甲骨文中,风与凤音通而字同,是一个形状像鸟的象形文字,显然因风声而得音,依鸟形而成字。传凤为鸟中之王。雄的叫“凤”,雌的称“凰”。
《说文》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文、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可见,凤之形状乃取孔雀、锦鸡、燕、鹤等众鸟之长,是鸟艺术化和抽象化的形象。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凤凰的原型是雉类,即俗称的山鸡、野鸡、锦鸡等在古人看来确实是神通广大而又高尚靓丽,故对其顶礼膜拜,充满了无限敬仰之情。更何况楚先民生活在今荆山(今保康、南漳境内)一带,把凤凰作为图腾也是理所当然的,以至于楚国的法典称“鸡次”,是以鸡(雉)来命名之,可见其对凤之情溢于言表。
楚人尊凤在史学界一般认为是由其远祖拜日、尊凤的原始信仰衍化而来。和楚人的祖先祝融是凤鸟的化身传说有关。汉代《白虎通》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卞鸦.绛鸟》注曰:“凤凰属也”。可见祝融也是凤的化身。“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九头鸟的原型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楚人为了夸张凤的神性,将凤凰想象为“九头鸟”。正是楚先民们以“人心营构之象”经历了对鸟的崇拜,由此开启了我国传说文化中“龙凤呈祥”文化渊源的滥觞。
凤凰是楚文化的一大亮点,凤凰信仰贯穿于楚文化的始终。从某种角度上说,凤凰文化是楚文化的大众化、民俗化、具体化的传承。正因为如此,在楚地出土的各种文物中,以凤为主题的形象到处可见,枚不胜举。如2000年在江陵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羽人凤鸟”和1978年在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高143.5厘米青铜鹿角立凤(这只凤,据考证为楚地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飞廉,飞廉是凤凰的一种)以及1982年在郧县五峰乡东峰村出土的高1.25米汉代摇钱树(凤鸟的头、身、尾、羽毛栩栩如生,用五铢钱代表凤身上的花纹,枝端还有展翅欲飞的凤鸟和大凤鸟喂小凤鸟的生动场景)等最具代表性,此外,还有“凤鸟双连环”、“虎座凤架鼓”、“凤龙虎绣罗禅衣”、“对龙对凤纹浅黄绢面绵袍”等,进一步证实了楚人虔诚地崇尚凤。因为凤鸟一是祖先的象征,二是沟通天地的使者。楚凤造型有其绮丽、诡谲、轻盈、飘逸的特征,是楚人个性、崇尚、爱好所至,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无可复制的。这也是荆州城要以凤作为城市标志重要原因。
座落在荆州城东门外金凤广场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是湖北省最大的休闲娱乐广场,在金凤广场中央,与古城宾阳楼隔(护城)河相望,由著名雕塑家、湖北美院江良田教授设计,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审定并题字“金凤腾飞”荆州城的城标于1989年5月1日落成。“金凤腾飞”雕塑占地2500平方米,以红色大理石镶嵌,分两层各层九级石阶。雕塑主体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凤,踏在彩云烘托、光芒四射的火轮(预示朝阳)之上,雕塑用不锈钢锻造,高8.5米,重6吨。造型精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楚先民尊凤崇火的思想,成为一道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此外,以凤或凤凰命名的山川、村落、地名,在故楚地比比皆是。如今荆州市城区还有凤凰村(沙市区关沮乡)、凤凰山、凤凰广场等含有凤凰字样的地名。尤其是荆州古城内荆州博物馆却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物(13万件)和其间蕴藏的难以比拟的楚文化底蕴,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地市级的“优秀十佳博物馆”之首。“荆州”两字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不死鸟凤凰精魂的传承,楚文化的一面旗帜。
文化荆州,期待凤凰涅磐。
来源:掌上荆州
说明:
本资料仅供学习之用,不可商业用途;
若有不妥,敬请联系QQ9365362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