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我熊麻氏族人共同心迹的专著——《千年心祭》,今天已经正式付梓了。回顾两载来编纂的日日夜夜,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近两年,缘于编纂这本集子,我的书桌上堆积的各路族人家书日渐多了起来,每每打开家书,读完后心中总有难抑的涌动:这其中,有身在蜀国的几位族人长者,诸如:熊跃鳞、熊心儒、熊海泉、熊大国、熊继仁等,还有居于南疆之滨的族人麻世才、麻光练等,他们那种血浓于水地对故乡、故土、故亲的眷恋之情,随着满溢情思的肺腑之言和文字,莫不一次次深深地打动着我……
在湖北广水,在天府之国的邻水、广安,我随家公忠才每每去参加那里的祭拜,在烈公墓茔前的伫立,那清明祭祷仪式,如海的人潮,双膝着地的一次又一次的虔诚,真真切切,莫不让人心灵震憾……
祖先赋予我们的真的不仅仅是身躯、血脉,更有超乎体外身外的,就是那种深埋于骨里、脉里、命里的一种意祭了。尽管这只是一种意念,却让人挥之不去。
万忙之中的族人——麻凡教授,被学术界称道为中华篆刻第一人,当得知我族要编《千年心祭》一书后,欣然应邀,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我以为那种对祖先的意祭之情更胜过他那一字千金的墨宝。当代大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长篇小说《张居正》作者熊召政,近年来,哪有半点闲暇,却还抽出时间为本书作序。
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人大代表、广安市协兴镇果山村党支书熊运元,还有数不胜数的大集团老总、政府高层领导人,他们那种以感恩的心态为族人谋福利的一举一动令人敬佩。
与家公忠才一起编写、校对、联络,过去的几百个日日夜夜,让我看到了熊氏精神的伟岸。他已是年届七旬的老翁,原本是在怡养天年的季节。但是,每逢族人来访,他那满腔的热忱、充沛的精力、朗朗犹如孩童的笑声总给人好多的启发和感动。
难怪明修兄念儿念女、念朋念友时写出了《月亮和我一起流浪》的歌词,经曲家拼成旋律后,一上网就广为流传:“月亮和我一起流浪,流浪在他乡,流浪在故乡,流浪在……”看来,今人和古人、子孙与祖先、树与根、水与源、高山与大海、月亮和太阳,就是那个思和念;就是那种割不断、舍不去的心结。
诚然,编纂我氏家书,已成为我人生难忘的经历,但基于个人的水平和对史料的涉猎有限,遗珠之憾仍在所难免,借此恭请各方友人和族长多多赐教,以便再版时完善。
熊宏友
2009年11月10日
草于湖北麻城(原孝感乡)
【资料仅供学习之用途,未经楚熊麻氏文化源流编辑委员会同意,请忽转载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