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舟赋
文/熊良銋
停舟,或曰停足,非舟非足,乃一山名也。盖其状如舟船,独立于山海之中,岿然不动,故名之曰停舟山也。又谓昔者,真武大帝择地修炼,途经此山,伫足于一石,留有足痕,故名之曰停足山也。
嵬嵬浮山,藩屏于大木之北鄙;岌岌照石,维系乎堵河之东岸。奇峰兀兀,山势峻险;古木苍苍,林莽幽艳。三清境内,玄寺古刹罗列;五龙潭畔,奇花异草纷繁。沟名响水,灵蛟修善于风洞;岩题佛字,贤相施泽乎高船。更有凤穴池,游鱼嬉戏;绝壁猴人石,盘踞自然。因势象形,情态各具,游人到此,莫不翘首兴叹。
美哉,养真之山,濯缨之水,人文景观,如梦如醉。伫立山巅,遥望武当仙姿;置身山中,尽历今古传奇。
特色小镇赞(五律三首)
五律·高船
文/熊良任
冬日融融暖,经行岳竹关。
青山遮望眼,绿水映飞船。
田埂如鳞浪,村姑若玉仙。
星光园圃秀,生态沃岩湾。
附注:高船,奇石名,位于房县大木厂镇高船村,十竹公路穿过此地。据说该地有一块巨型岩石,其形酷似船只,故称之为高船。当地传言,高船村的取名,与此奇石有关。相传在高船村石崖子上,停有三只船,是周朝丞相姜子牙的船只,姜子牙得文王赏识重用后,遗留船只于此,后子牙封神成仙,三只船便飞来山崖之上。民间传闻,此三只船飞上山后,便化木为石,变成石船,三只船所在位置各有一棵树,分别为榆榔树、樟树、桦柳树,三棵树便是这三只船的停泊点。后人纪念姜子牙忠孝仁义,便把这里叫做高船,这个村庄便叫高船村。
五律·板桥
文/熊良任
十竹通商旅,桥梁贯古今。
雾笼茶叶岭,浪拍共青村。
瓜果房前后,鱼虾水浅深。
行云栖破庙,一片故园心。
附注:板桥,即板桥铺,位于大木厂镇桥梁村,是十竹公路边上的一个特色小镇。茶叶岭,即茶水岭,又称茶庵岭,因岭上曾有一座古庵,地处官马大道,连接县城和郧阳府,故而来往客商颇多。从前岭上有大块茶地,茶园由当地政府安排人种植,凡是种植茶园农户,均要供来往路人喝免费茶水。
破庙,亦称坡庙,位于大木厂镇板桥共青村。传说唐代庐陵王李显被贬房陵之时,从西安到房陵,途经大木厂板桥乡,天色已晚,前不见村后不见店。他让仆从停止行进,便下车来,站在路边,四处观望,只见山坡上有一座古庙,虽然破旧无名,尚可避风挡寒,决定在此留宿过夜。到达房陵后,为了感谢那座古庙救驾之恩,他派人来板桥重修庙宇,给土地爷重塑金身,祈保一方百姓,平安吉祥。因为古庙建在山坡上,所以赐名坡庙。从此,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坡庙也名声远播,人们勤劳,敬畏生命,敬畏神灵,香火鼎盛。
五律·安羊
文/熊良任
安羊藏福地,绿浪接天涯。
高路云中绕,小溪舟底爬。
民居张凤翅,庙宇缀龙牙。
最爱堵河水,浇开银杏花。
附注:安羊,即安羊沟村,位于大木厂镇停舟山南麓,这一带以其特具的寺庙文化,山水自然风光为最,内涵丰富,耐人品读。据碑文记载,明洪武大帝时始建,清顺治皇帝至康熙皇帝时期,曾大兴民间寺庙重修,金顶庙一再修繕,规模也越来越大。老庙宇正殿偏房共有十间,新庙有十几间。金顶庙边有东门、西门泉眼,终年泉水不断,现在将地面杂草树叶扒开,依然会有泉水往外喷涌。当地人传言,每至天朗日明,云清气爽时,登临金顶,可遥望武当山金顶,所以人们称这里为金顶庙。大仙庙,位于停舟山安羊沟,为民间百姓修建的小寺庙,规模数十平方,内供奉着观音送子娘娘,具体建筑朝代不详。财神庙,敬拜主神为赵公明和比干,赵公明为武财神,主管五禽野兽,比干是文财神,主管财运兴衰。
来源:《北京御风秦楚》微信公众号
楚熊鬻公派下第一〇二世孙 熊良銋简介
熊良銋,字本正,册名良任,西名William Xiong,自号清醒斋居士,一九四二年生,湖北大冶人。十堰市一中特级教师、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一九六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主攻英美文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国务院外办,集体派赴广东省汕头市牛田洋军垦农场劳动锻炼两年。一九七〇年重新分配到湖北省郧阳地区房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房县教学研究室主任等。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调往十堰市第一中学任教,兼任外语教研组组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一九九四年,严岩先生撰写专访文章《告别驿站》,报道了熊良銋先生的先进事迹,该文收录在十堰市市委组织部编撰的《奉献之歌》一书中。二〇〇二年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和翻译。系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十堰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十堰市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书画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员、《武当诗词》副主编。先后出版专著《英语写作初阶》、《中学英语动词用法例释》,译著《秘密花园》、《原来如此的故事》,诗文集《清醒斋诗词》等十余种,发表教学教研论文二十多篇,共约五百八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