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熊抒怀• 激情绽放 熊良銋老师用诗句尽孝道,恢宏先绪,启迪后人! 为中楚会(荆州• 2017)会议荆州行创作八首诗,非常辛苦!良銋老师写完这组诗,像生了一场病,接连多天,浑身酸疼......在此,中楚会代表所有宗亲向良銋老师表示感谢!
十荆途中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十荆高速任飞驰,八百里程三小时。
若问缘何如此急,归心拜祖会宗枝。
荆州,又称江陵,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楚文化的发祥地,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是当之无愧的帝王之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之里。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也是实至名归的诗词之乡。
宗枝,同宗的支屬。语出《陳書·高祖本紀》下:“嫡嗣廢黜,宗枝僭詐,天地蕩覆,紀綱泯絕。”唐代杜甫《奉贈李八丈曛判官》:“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後。”
荆州故事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诗乡宰里帝王都,结义桃园青史留。
古老文明今炳蔚,复兴荆楚展鸿猷。
古城新貌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禹划九州留大名,宣威盛世楚山青。
九龙金凤朝天阙,鸟革翚飞紫气盈。
九龙,九龙图腾柱;金凤,金凤腾飞塑雕,是荆州标志性建筑,位于荆州古城东门风景区的金凤广场里,鸟革翚飞,像鳥張開雙翼,像山雞展翅飛翔一般,形容宮室的華麗。語本《詩經·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
中楚会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古城绿地彩旗扬,四海宗英聚一堂。
缵绪修文中楚会,雄风再举创辉煌。
中楚会,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的缩略词。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湖北荆州铂骊酒店胜利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暨楚熊文化产业高峰论坛(荆州• 2017)。
宗英,宗族中傑出的人。语出《漢書·敘傳下》:“河間賢明,禮樂是修,為漢宗英。”唐代杜甫《舟中苦熱遣懷奉呈楊中丞通簡臺省諸公》:“宗英李端公,守職甚昭煥。”
缵緒,继承祖先的遗业。
纪南城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荆山龙脉纪山连,泽润郢城千百年。
回首楚王雄霸日,壮心豪语薄云天。
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当时称郢,位于湖北江陵古城北5公里处,因在纪山之南故称纪南。纪南城自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278年间,楚国共有23个君王在此即位,历时411年。当时,这里是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楚国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熊家冢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鬻公苗裔列如林,肃立江陵祭祖坟。
天下无双车马阵,楚熊文化博精深。
熊家冢,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西北的川店镇宗北村与张场村,距荆州古城约45公里,因有熊姓祖先楚昭王熊壬(一说楚悼王熊疑)的墓冢而得名。经过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多次勘探与发掘,目前(2012年)已揭示出整个熊家冢墓地由主冢(即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车马坑、祭祀坑等组成,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属省级重点保护古墓。
鬻公,鬻熊,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1世纪,熊氏受姓始祖,又称鬻熊子、鬻子,玄帝颛顼的后裔,是周文王的老师,楚国开国君主熊绎的曾祖父。据《史记》载:“鬻熊子事文王。”著有《鬻子》一书,今传《鬻子》二卷。
谒拜仙桃熊氏宗祠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谒拜临芳甸,江陵寅圣公。
门楼光璀璨,祠宇势恢雄。
祖泽垂天地,宗风渥沔洪。
先灵多护佑,后嗣永昌隆。
仙桃熊氏宗祠,位于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亚洲体操之乡的仙桃市(原沔阳县)的郊区,在寅圣公裔孙洪湖市远胜领衔并出资30万元,合族同心,于2015年兴建落成。
仙桃熊氏宗祠楹联(三副)
堂号江陵昭祖德
根连赣水仰宗功
金岭龙翔 仙桃形胜地
银桥凤翥 玉鉴太平天
煌煌列祖 大楚雄风犹远举
奕奕嗣裔 千秋伟业信长存
湖北江汉寅圣公支族熊氏宗祠在清朝末年始建于仙桃市陈场镇金岭村2组,民国十年迁往仙桃市张沟镇胜利村4组,但在文革浩劫中被毁灭,仅存两道门槛和一块石鼓。二〇一五年在仙桃市陈场镇金岭村2组重建,宗祠占地2800平方米,历时436天,第一期工程耗资90余万元。湖北江汉熊氏始迁祖寅圣公于明洪武二年从江西豫章府南昌县迁居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杨林苏湖至今,历时648年,繁衍后裔近8千人,以湖北江汉地区仙桃、潜江、洪湖、监利、京山、天门为核心,遍布海内外。
瞻仰张居正故居
楚熊鬻公102世孙 特级教师 熊良銋
惯见文昌阁,鲜闻捧日楼。
白圭蒙玷易,紫阙沐恩稠。
鼎革多交怨,清裁难比周。
财名谁不爱,贵在保中游。
白圭,白色的玉石,张居正的乳名。语出《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紫阙,皇帝所居住的皇宮。语出唐代李白《灞陵行送別》:“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
鼎革,建立新的,革除旧的,旧时多指改朝换代。鼎,传国重器。语出唐代徐浩《谒禹庙》:“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清裁,廉明正直的裁斷。语出《後漢書·黨錮傳.范滂傳》:“范滂清裁,猶以利刃齒腐朽。”
交怨,結怨、交惡。语出《新唐書·郭元振傳》:“烏質勒之將闕啜忠節與娑葛交怨,屢相侵。”《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
比周,和小人親近,阿黨營私。语出荀子《臣道》:“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史記·伍子胥傳》:“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賄,與己比周也。”
张居正故居,位于湖北省荆州古城东大门内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里。其故居属于明清时期四合院小花园风格,毁于战乱,后由荆州市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重建,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西花园、照壁、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捧日楼、纯忠堂、南门广场等景观。
张居正(1525年5月-1582年7月),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乳名白圭,湖北江陵(即荆州)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被称为“宰相之杰”,也是史上颇富争议的宰相。他5岁入学,7岁通六经,12岁中秀才,13岁参加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举人,23岁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侍讲学士令翰林事。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初年,代高拱为首辅,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作者简介
熊良銋,字本正,册名良任,西名William Xiong,自号清醒斋居士,一九四二年生,湖北大冶人。十堰市一中特级教师、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一九六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主攻英美文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国务院外办,集体派赴广东省汕头市牛田洋军垦农场劳动锻炼两年。一九七〇年重新分配到湖北省郧阳地区房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房县教学研究室主任等。一九八八年十二月调往十堰市第一中学任教,兼任外语教研组组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一九九四年,严岩先生撰写专访文章《告别驿站》,报道了熊良銋先生的先进事迹,该文收录在十堰市市委组织部编撰的《奉献之歌》一书中。二〇〇二年退休后,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和翻译。系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十堰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十堰市翻译家协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书画学会常务理事、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员、《武当诗词》副主编。先后出版专著《英语写作初阶》、《中学英语动词用法例释》,译著《秘密花园》、《原来如此的故事》,诗文集《清醒斋诗词》等十余种,发表教学教研论文二十多篇,共约五百八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