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麟,字维郊,号石儿,1607生,福建永定湖雷上北村人,明崇祯癸未进士,宜兴知县,有政声。迨清兵入关,唐王立闽中,起礼部主客司主事,转御史。唐王亡,转谒桂王,畀以原官巡湖广。既而清兵入楚。公方巡辰州,为清总兵执,不仕,羁栖辰州一小楼,七年,释归故里侍亲,1695卒,享年89岁。著有《素园遗稿》一卷,有诗歌157首,自述20节。
哭家梅岑师殉国五首并序
梅岑熊夫子讳华国,湖广江陵人,吾乡试房师也。大兵入境携家口数十,弃官而逃之海滨焉。当事者持书再四。吾师声言大义,誓不改事,绕屋回旋,捧腹凄其。经一夜而鬓发皓然,遂沐浴自缢而亡。贞忠悲愤,贯日凌霜。余同门丘小鲁、荘侪鹤、黄赤公、蓝元衡诸年兄,各有哭师诗歌。爰作七律五首,以表吾师之严气正性。死贤于生,后之君子,其亦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乎。
庸臣误国尽儿嬉,丢去江山不可支。
自谓桂冠逃已了,那知书聘却难辞。
古来搏浪椎何故,今日将军头断谁。
取义成仁传孔孟,肯教惜死印纍纍。
自分生来革裹尸,国亡主丧曰何其。
愁须经夜成霜白,绕屋周回捧腹悲。
口不绝声明节义,心无挂累弃妻儿。
铮铮铁骨吾夫子,攀去龙髯痛哭随。
闻说江南半壁迁,此身已在首阳巅。
义悬日月宁家顾,气壮山河不瓦全。
苏武节犹难一死,文山楼尚费三年。
何如决绝归长夜,毅魄英风映九天。
孤忠至性凛冰霜,那管人间与北邙。
但得骨留馨上帝,何妨尸碎诉高堂。
雉经一旦云天黑,血碧九泉青史光。
笑杀庸庸躯七尺,篯铿八百不如殇。
阅遍江山楚甸奇,含英翠秀产吾师。
剖心泪滴潇湘竹,正气歌赓渔父辞。
流浪难从闽海尽,渺魂时抱九嶷驰。
不知千载留题否,且表门徒痛哭诗。
詹公天颜蜀中靖节
国沦主丧复何言,取义成仁昔已然。
不忍生闻笳吹月,宁甘死作鬼争天。
愚忠那问光青史,溅血自能碧九泉。
气罩峨嵋山顶上,讵随衰草没荒烟。
●仪雅 字履和 号惠庵 永定十八世 举人 连江、漳浦等教谕 加内阁中书
追吊明进士湖广监察御史熊公石儿
仰瞻遗迹溯前徽,节概如公世所稀,
不逐腥膻求富贵,惟从忠孝握枢机,
三湘巡按棠留荫,八载拘囚雪济饥,
薇蕨有香思采采,椿萱已老梦依依,
甘辞当路羞登进,苦恋高堂乞放归,
相见旧民尤缱綣,兴怀往事辄欷歔,
偏安势失悲王业,却聘书陈快布衣,
守义成仁双璧合,湖山生色并光辉。
不仕(古体)
既涵山岳气,生非无自来。
吾自有吾主,岂茫无所载。
出处不容混,钟鼎何为哉?
笑杀从权人,谓气运如此。
日读圣贤书,节义岂如是。
曾闻正气歌,复披却聘史。
圣主恩如天,不变乃君子。
宁卧北山中,宁作田舍翁。
或餐霞吸露,或弄月吟风。
与世淡无事,从教天地聋。
妇不嫁
妇以夫为天,失天命薄焉。
影单身无主,相从在九泉。
存亡虽有異,心一矢无愆。
母也不谅人,悯我孤衾苦。
风雨及鸡鸣,有怀向谁诉。
不思古柏舟,靡他诚何故。
岂无公子佳,岂无罗绮家。
非吾生来匹,不愿戴翠华。
空房守独夜,冰雪净无瑕。
扬子江中望金陵(七律)
南流飞棹月星横,旧恨新愁那处鸣?
楚水江腾无静浪,吴山风怒尽凄声。
遥思采石人何在,远拜孝陵泪欲盈。
故国河山非往日,休逢义老问前情。
●培荣 字静山 号毓仁 福建永定十九世 民国永定县议事会议长
七律
中原鼎沸势如焚,民瘼关心不自禁,
巡按湖湘深子惠,奔驰闽粤耐辛勤,
情陈恳切辞新命;梦觉欷歔恋旧君,
志节如公千古仰,拜瞻遗像有余芬。
●林韵 字九梅 号茂林 永定十二世 举人 诗载于永定县志
北楼月夜
佳晨此登楼,众山满虚牖。
高处月华多,林峦发烟绣。
怀哉冰玉人,相对无愧负。
空翠欲沾衣,严城起钟漏。
坐久眉目殊,清光共幽秀。
良夜何迢迢,直上北楼倚。
一望无际涯,月色凉如水。
群山荡漾浮,树影参差比。
恍疑天半游,竟欲踏云起。
高处不胜寒,应是琼楼里。
●品芳 字载春 号梅州 福建永定十七世 举人 福建省粮饷、盐课主事
勉学诗
立志诗书为显荣,须知乐自奋中生,
功期善事先资器,农望有秋可辍耕,
诣至无非由力至,学成然后见名成,
不经十载寒窗苦,怎得名扬达帝京。
赋得桂露 ( 得圆字五言八韵 )
寂寂清宵际,风高觉凛然,
露浓三径月,桂发九秋天,
玉漏声声静,珠倾颗颗圆,
润余桐叶后,湿到菊枝先,
冷气融花气,诗缘杂酒缘,
夜寒应警鹤,味蔼可供蝉,
小院风初细,深林客未眠,
霓裳丹陛奏,圣泽湛无边。
●灿昌 福建永定二十一世 中学离休教师
西江月并序
猪妈楼系先祖石儿公旧居。在永定湖雷上北村上村东北山包顶上,周遭林木掩映,其下有梯田层绕,地险。清兵入永,族中歹徒告发说此楼为反清的明臣熊石儿等人居住。于是清县令发兵围剿,用火攻破,夷为平地,屠杀楼中人百余口,惨绝人寰。我为追寻祖迹,登山凭吊,不禁潸然泪下,遂成是阕。
独立山头仰望,白云片片轻盈。祖楼古迹何处寻?瓦砾芜青掩映。可耻族顽诬告,楼主什么反清。围楼断水捕屠焚。后裔空留遗恨。
荒塚周遭累累,禾田层绕青青。仰天长啸唤英魂。唯有荒山空应。民族如今团结,休言我汉你清。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家园首紧。
重校石儿公《素园遗稿》
拜读遗篇热泪盈,令名千载溢香蘅。
三湘铸义标青史,廿节述怀倾挚情。
忠孝两全媲古圣,诗文并茂励今英。
华章此日重剞劂,裔得素园当力耕。
注:资料来源于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创刊《楚熊文化研究》,版权属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同意,不得私自出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