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经历过大熊王朝,有熊王朝,羋熊王朝,楚熊王朝,火的意志至今没有熄灭!然而历史学者们却不勇于承认历史!华其实是羋的通假,夏属火。华夏族真正的意思是羋熊族,羋是火的颜色,熊是火的气势和意志!甲骨文记载,上古时期我们的图腾是熊(可笑的是所谓的历史学家曲解为狗熊)熊在李斯之前是帝王的意思,属于火的意志!后来随着羋熊一族开疆拓土,各个部落融合,就衍生出多种动物融合的龙,而羋火族就以凤凰代之,这也是为什么上古雕刻总是龙凤,龙和火珠,双龙戏珠的样子!火珠意思就是凤凰涅槃,丹凤为阳!在羋熊王朝时期,颛顼帝高阳氏为了统领各个部落,宣扬天地玄黄,人分三教九流,羋姓一族是上天安排管理人事的高等贵族,这才走了禅让制,管理者只是贵族选出来的代理工具。大禹开始直到商纣王,管理者慢慢开始反抗贵族,直到商纣王时期,羋熊一族全部被驱赶到了南方荆楚之地,这样他也就破坏了上古几千年的信仰,从此烽火四起,羋熊一族鬻熊当火师(也就是与神对话的官)再一次帮助西岐管理阶级打败商王朝,并教会周文王易经(在此之前从大熊伏羲皇开始,易经一直属于羋熊家族单传,而且以此作为族长的选拔资格)。周朝建立,管理者同样不希望天下承认羋熊一族的神职,直到鬻熊的孙子,才得以封得百亩栖身之所,从此开始,楚熊时代开始,楚国发明竹简(长江以南拥有几乎所有毛竹)大量利用了青铜器,以火的意志发展,迅速崛起!统一了200 多个小国,是中国统一最大的功臣!虽然兵败秦兵,然而秦将几乎所有都是受教育在楚国,尤其李斯仓鼠之才为大家熟知。后世者刘邦,项羽,陈胜都是楚国人。更为可歌可泣就是主动放弃贵族地位的义帝熊心。随着历史的进步,贵族已经不再符合社会,然而封建王朝却依然不合理的存在了两千年,其实在楚国时期,很多楚人都已经懂得了这样的道理,王侯将相另有种乎?秦始皇为了统治,焚书坑儒,其实主要是针对楚国!(单讲项羽,项氏一族本属于楚国贵族,世代为将,后来为权利之诱,死于四面楚歌,楚歌其实是楚王族大型祭祀祝融(也就是颛顼帝)时的歌。半夜楚人将士唱楚歌,项羽这才吓得拔腿就跑!司马迁一句四面楚歌真是妙哉!如果中国不正视历史,那么我们六千年历史只有两千年!
上面是我两年前写在微信朋友圈的,至于如何考证,提取哪些文献,我想除了百度百科,以及历史书籍,就是我的推测分析和理论数据验证了。逻辑通过,而且比较现在历史学家的解释更加合理。想真正的证明,我确实做不到,这局限于我的自身资源是不够的。我没有充分的甲骨文资料,也没有足够的文物可以参考。但是我相信我的论证,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今天很高兴借助宗亲平台,我也能很好的和大家交流。如果说自己是研究,我是愧不敢当,但是毕竟我的观点比千百年的历史更具有合理性,所也值得各位宗亲围绕线索,不断求证历史真相,我们熊氏家族,曾经背负着中华民族最高的使命!
世界大部分的古老文明,大都是经历过政教合一的过程,我们华夏族也不例外。而我们的历史课本直接描述的是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禅让制过渡到世袭制。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禅让制的基础是什么呢?真的是尧舜的个人原因吗?这是一点疑问;还有就是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 绝对不可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几百年就能完成的。《周礼》中记载远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其中周易我已经阐述过自己的观点,这是由我们先祖鬻熊为了交换西岐的政治帮助推倒商王朝的条件。但是有关《连山易》《归藏易》因为历史鲜有记载,不敢妄加猜测。古人有评论,说三易分为天地人,即《连山易》为天易,属于伏羲先天易,可以知晓日月星辰的变化。《归藏易》为地易,属于黄帝时期,黄帝内经的出处。《周易》为人易,属于颛顼帝时期,六十四卦可察人事。谈到这,我还有一个重点要向宗亲们阐述的是,关于我们熊姓结合历史性的猜测。熊字,起笔是鸟嘴,次笔是凤冠,月字部是身体的意思,两个匕旁是翅膀的意思,四点水是火的缩写。也就是说熊本意是凤凰的意思。凤凰就是火的象征,就是火的意志灵魂。结合之前说过的,火也就是熊,才是我们最早的图腾,这个在甲骨文是有记载的。谢谢大家,我才疏学浅,文笔粗糙,只为阐明新的猜想?至于证明,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才能佐证。
注:资料来源于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创刊《楚熊文化研究》,版权属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中华文化促进会楚熊文化研究会同意,不得私自出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