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
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算数书》和萧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该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先后发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
荆州博物馆陈列展室建筑面积7201平方米,展览使用面积3500平方米。
1997年对展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更新,先后推出了《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江汉平原楚汉文化展》、《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楚汉织绣品展》及《传世文物展》等七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专题展览。
荆州博物馆馆藏文物13万余件,绝大多数是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也有一部分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其类别包括铜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丝织品、金银器、古字画、简牍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53件套。
楚乐宫是荆州博物馆别具一格的开发项目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一前221年)的楚国,是中国南方第一大诸侯国,物阜民丰,文化灿烂。其音乐文化独领风骚,“楚辞”、“楚声”、“楚歌”、“楚舞”,驰名天下,呈现出“八音克谐”、“展诗会舞”的欣荣景象。
荆州是楚文化的中心,楚国国都纪南城所在地,楚国先后有20个王在此立国称霸。楚墓中出土的古代乐器,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工艺之精,保存之好,享誉海内外。
1992年,荆州博物馆将楚乐、楚舞搬上了“楚乐宫”的舞台,再现二千多年前楚国宫廷乐舞的艺术风采。那古老的编钟、石磬,那浑厚绵长的历史旋律,那宫中舞女的翩翩风姿,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又给人以余韵不绝的精神美感。
“楚乐”包括“荆楚八音”、“楚十二律”。前者指金(编钟、铙、钲、铎)、石(编磬)、土(瓦釜)、革(悬鼓、手鼓)、丝(琴、瑟)、木(木鹿鼓)、匏(笙)、竹(竹相、仿竹石排箫)等。后者是根据荆州雨台山出土的楚律管及其它钟磬文字资料复原的楚乐律体系。
有馆藏文物13万余件,主要是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其次为传世文物和部分革命文物,包括铜器、陶器、瓷器、漆木器、玉器、石器、丝织品、金银器、历代书画、简牍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2件套,有世界上最早的泥塑动物群;史前巧夺天工的各种玉器;成色如新的4代越王剑;迄今我国保存最好、品种最全、织绣工艺最精湛、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的马山战国丝织品;填补史书记载空白、被誉为地下书库的楚汉简牍;色泽绚丽、工艺精湛,占全国总数五分之三的楚秦汉漆木器以及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古尸等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
来源:武汉旅游
说明:
本资料仅供学习之用,不可商业用途;
若有不妥,敬请联系QQ9365362进行处理。